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文化资讯

黄方启:水墨推演者



2025-07-15来源: 艺术中国

“灵石与清泉”黄方启的水墨世界,桂湖美术馆展览一隅

文/洪隐

1982年生于闽东古镇穆阳的水墨艺术家黄方启的个展“灵石与清泉”作为桂湖美术馆“2025年中法文化之春·福州站”同期登场的重要展览之一,以别具一格的东方面貌穿透文化时差,在国际语境中呈现其创作的地域性、当代性与作为水墨推演者的超验特质。

通过汉学家的眼光回望东方艺术文化,乃是黄方启一以贯之的学术途径。譬如《大象无形》中,法国汉学家朱利安述论:“在中国,画家、诗人皆不描绘清楚分明、无稍间断的特征。实际上,他们的这种状物方式并不是为了更清楚地展现事物,从而唤起它们的在场;他们在‘有’‘无’之间状物,把事物画得既存在又不存在:既在场又缺席,半晴半阴,似晴似阴。”朱利安所言指向古代,对于今人黄方启却也同样成立,其笔下水墨的推演正是在有无之间状物,黑白通式,隐隐约约,虚虚渺渺。

黄方启 汉 纸本水墨 70x140cm 2023

一百多年前,通晓中国地理、哲学、历史、文学、建筑、艺术等全能型的法国汉学家沙畹从历史学角度对唐代画家李昭道《九成宫图》的研究,对于黄方启亦是启发。沙畹翻译了诸多中国经典著作,且像中国古代文人那样做注疏,以便法国人能读得懂。这种“注疏”既是黄方启的读书之法,也是其作画之术,虚渺背后的考释引证近乎“训诂”。

黄方启 过去 纸本水墨 70x140cm 2023

桂湖美术馆一楼的法国摄影展《摄影大观—法国透视》,是剖析现实社会问题的直接观照,与黄方启将现实问题隐于笔墨背后的手法截然不同。从表征来看,黄方启的水墨创作是去现实化的,意在营造社会景观的“月之背面”,月光中勾勒晕染东方精神的本体与外延,以水墨美学的方式处理心智对外界的反馈与情绪遗存,反而在气韵之中与柏辽兹的法式浪漫音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
黄方启 新华 纸本水墨 70x140cm 2023

白云山下,时过境迁,穆阳镇早已不是宋代时期的“缪洋”,黄方启书斋式的工作室(展览现场局部营造),远离尘俗的水墨道场,隐于寻常的街头巷尾,开门人间烟火,闭门深山古刹,以书为园林,构建内在时间场域,学术研究与绘画创作均在其内,偶尔会友似古人,品茗清谈抒怀。方寸之境,洞天福地,水墨推演,古往今来。倘若从短暂的个人史来看,黄方启不断面对与处理的是与自己、亲人、家乡的三重关系。自我的肉身与神思,血脉的根源与变异,家乡的重塑与变迁。此三重关系使其时时警惕,警惕于自己是否葆有最初的纯真童梦,最终见诸水墨。

黄方启 普照 纸本水墨 97x180cm 2019

穆阳镇位于穆水下游,自古便是闽浙物资交流必经之地。穆阳人靠交通优势繁华数百年,作为物资集散地的码头的功能一直到上世纪初才逐渐消失,公路取代水路。物非人非,皆有其势。黄方启自有异于常人的禀赋,其心中穆阳山水的脉络与谱系是完整的,堪舆意识里的全息之境,和幼时无异,与宋朝相通。风从何处吹来,水往哪里流去,原有的山林古道、街道格局、码头渡口、寺庙道观、古贤者读书处等等皆在其心念之中。关于梦境似的童年场景,宏大勾勒与细腻入微兼具,映射浮华烟云中的霓光幻化,如此种种超验特质在其水墨作品中隐约可见。

黄方启 日 纸本水墨 34x34cm 2018

与古人的同境推演,则穿透了古今更为漫长的时差。时空叠折,仙人浮槎,一念千年,古老的灵魂超越文本,唯其如此得以与空间对立统一,无论四洲九山八海,还是海中三岛十洲,在无何有之乡,虚室生白;与古人对立同一,萍水相逢便是知己,穿过村学、乡学、县学、府学、省学及至蟾宫折桂,水墨衣钵直觉传承。图示与氤氲气韵背后的深层逻辑看似模糊实则晰明笃定,且按黄方启自己的总结:“水墨的衣钵便是在陈述与纪录着人与天地的交感,浮生宵汉,丹青月华”。以真山水见水墨真形,怀古知远,此中可见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。

黄方启 远古 纸本水墨 150x120cm 2017

中法时差,见诸朱利安《大象无形:或论绘画之非客体》与法国数学家庞加莱的《科学与假设》5,前者狭义,后者广义。图画物外事,变幻初无形。非客体以观复,呼吸其内,生化意象,有无之间,隐匿自显。庞加莱曾带给爱因斯坦与毕加索的影响,亦启迪黄方启对事物关系的探微。古今时差,拟古而见未来景观,上古余音袅袅烟波浩渺,山水情义浓浓紫炁升腾。穆阳以其淳朴精微而呈现玄妙广大,天地人浓缩于书斋感应真山水,塑造着黄方启的人生观、世界观和玄学观。作为高度自知与自觉的水墨推演者,黄方启的笔下,唯有时间。万物视角皆宜,在时差的场域中漫游,灵石为媒,清泉为介,影影绰绰,刹那悬殊,姿态横生。遥可望者,或为法国艺术家皮埃尔·塞内,以作品“One”持续二十载携茶道精神“一期一会”,直面瞬间的“不可复制性”,走遍三百多座城市。水墨之道,在乎推演;推演之路,闽人黄方启谓之终生事业,无远弗届。

因循小暑,隐入云山

写于半饮堂

责任编辑:王洁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